國際SCI期刊也需要對投稿的進行論文查重的,如果重復率過高也會被拒稿。查重過后的論文幾乎都會被檢測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整個查重報告的相似率是由每一個單獨匹配來源的重復率累加所得,例如一篇相似率為20%的論文可能由20個不同匹配來源構成,且對每一組匹配文本都有1%的重復。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SCI論文的重復率要求。
重復率低于10%
重復率低于10%的重復率一般都是來源相對分散的匹配文本或常見短語,通常每一處的匹配來源是1%-3%。在期刊允許的范圍內,低于10%的查重結果對鑒定論文的是否抄襲的影響不大,幾乎是可以忽略的。
重復率在15-50之間
大部分的作者的查重報告結果可能處于該范圍內,屬于比較適中的百分比。相似率在此范圍內可能存在一部分直接摘抄來的文字,此時有一定可能會被認為抄襲,但是也不一定,主要還是取決于每個匹配來源的相似率,盡管總體相似率偏高,但也有可能僅僅是某個部分的摘抄的比例特別大,因此首先至少需要確認沒有一個來源的重復率高于10%,之后再對重復程度較高的部分進行改寫。
重復率高于50%
相似率超過50%的百分比就顯得過高了,這時候說明有一處或多處單獨匹配來源存在著高度的重復,即大段語句與數據庫中的某幾篇文獻一致,需要引起警惕。此時有很大概率會被判作是抄襲。因此必須對語言進行重新評估和謹慎地改寫。
除此之外,對于查重報告的相似率結果,還有兩種特殊情況需要注意:
第一種情況:總體相似率高,但包含若干個低重復匹配來源。例如一篇論文的相似率超過了30%,也許會被認為有抄襲的嫌疑,但若仔細分析報告卻發(fā)現每一處匹配來源的重復率均低于5%或更低,此時一般來說不會被指出抄襲,故作簡單語言調整即可。
第二種情況:總體相似率很低,但僅包含一至兩處的高重復率匹配來源。例如一篇相似率12%(近似可忽略)的論文僅具有兩處分別為11%和1%的相似來源。那么這篇文章同樣需要格外注意,11%重復的部分可能包含了幾處大段的摘抄,必須有所警惕,以免在投稿后被期刊指出問題,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總而言之,SCI論文查重標準并不固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類似 投稿ACS NANO的時候就被查重了,整個文章重復程度為30%;查重報告第一眼看到的相似率僅僅是一個參考,就算略微高于20%也不要太擔心,主要還是要確定各個匹配來源的相似率合理即可。這就需要作者根據查重報告具體分析,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語言改寫。
推薦閱讀:《實例講解SCI論文標題寫作技巧》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fo/2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