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目
①簡明、精準,不宜太長。②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兩個,最好一個。③大主題下的內容,可用副標題給出更多信息。
2.摘要
摘要是一篇論文的濃縮和精華,需要讓人一眼了解到你做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發(fā)現(xiàn)。
格式規(guī)范:①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可根據文摘類型有所側重)②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純指示性摘要應控制在200字上下。③外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④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本人”、“我們”等作為文摘陳述的主語。
3.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在引言引出問題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集中表現(xiàn)。
寫作要點:
①圍繞一一個中心安排結構,取舍材料,展開論證。
②合理構段。每一段必須集中表達一個意思;注意各段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與銜接,使文章承上啟下,前后照應.
③靈活運用立論的各種具體論證方法(例證、引證、類比、因果法、反證法)。
④正文中可多使用圖表,使表述內容的邏輯性、準確性更強。
4.結論
結論是論文的基本構成成分,不能不寫結論,但又不能是標題或正文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還要避免結論的內容仍屬于“結果與分析”。
注意:結論用語應斬釘截鐵,不能寫成對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如果得出結果的要點在正文沒有明確給出,可在結論部分以最簡潔易懂的文字寫出。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往往被作者忽略,但是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5種常見文獻引用問題
①引而不注:把原作者的研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當作自己的論述而不注明出處。
②有意漏引:為了減少工作量等原因,故意不查閱或不提及某些文獻。
③過度他引:為了給人研究基礎扎實的印象,故意加入大量沒有參考過的、不相干的文獻。
④模糊引注:不標出具體的引文出處,如分冊數(shù)、頁碼等。
⑤轉換引注:將未查閱過原始出處的轉引標注為直引,或者將引自譯著的引文標注為引自原著。
注意:
①所錄參考文獻必須在文中句后右上角標出,按順序排列。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應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②以各學校各學科不同要求格式為準。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dustry/2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