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標題是讀者最先關注到的內容,可以說是文章的門面。一個好的標題可以直觀地表達文章重點,讓讀者(尤其是審稿人)第一眼便對文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把握住文章的核心內容。這里介紹一些常見的計算機類標題形式,并做簡要分析,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感,在寫標題時,思考不同形式產生的效果,并且讓標題更清晰地表達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個合適的標題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文章的研究方向,還可以通過其結構形式和語言表達突出文章的重點。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把常見的計算機類文章標題進行細分,歸為如下3大類:
1) 在標題中凸顯文章主題和具體方法(細節(jié));
2) 在標題中只概述文章的研究主題和方法,不寫明細節(jié);
3) 采用主副標題形式。
下面,我們通過一些計算機期刊標題的實例來介紹這三種形式。
1) Deeply supervise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with short connections(A with B:A是研究主題;B是文章提出的方法細節(jié),表明所采用的短連接是一種不同于常規(guī)的數(shù)據(jù)流方式。)
2) Visual attention prediction for stereoscopic video by multi-module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A for B by C: A for B 是研究主題;C,多個模塊組成的全卷積網(wǎng)絡,是方法細節(jié),也是文章亮點)
3) Feature pyramid recon?guration with consistent loss for object detection(A with B for C:A是指特征金字塔重構,屬于具體方法,是文章的第一個亮點;B是提出的神經網(wǎng)絡損失函數(shù),屬于具體方法的細節(jié),是文章的第二個亮點;C為研究主題)
4) Video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via cross-frame cellular automata(A via B: A是研究主題,B是具體方法)
此類題目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使用with、by、via和using等介詞或動名詞來“凸顯”文研究采用的具體方法及細節(jié)。以第1個標題為例,Deeply supervise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with short connections這個標題很簡短,突出了研究方向Deeply supervise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并且使用介詞with凸顯了文章所采用的方法細節(jié),即借助short connections(一種不同于常規(guī)的數(shù)據(jù)流方式)來實現(xiàn)object detection。這種方式包含的信息豐富,特別是突出了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short connections,可以讓讀者直接了解這篇文章的關注點。如果你想讓讀者從你的標題中得到更多的細節(jié)信息,那這類標題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5) A model of visual attention for natural image retrieval (A for B:A是方法的一個概述,在深度學習領域,萬物皆可稱model,是比較籠統(tǒng)的說法;B是研究主題)
6) Enhanced-alignment measure for binary foreground map evaluation (A for B:A是方法概述,這篇工作可以看作一個算法,A并沒有體現(xiàn)算法中的實質性細節(jié);B是研究應用方向)
7) Three-stream attention-aware network for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A for B:深度學習領域,萬物皆可稱network,相對比較籠統(tǒng))
8)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salient object 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and skeleton extraction (A for B:A為一個概述,因為在計算機領域,framework和network、model是一個級別的統(tǒng)稱;B為研究應用方向)
這類標題最最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介詞for的使用,最常見的格式就是n. for n.。其中前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往往是模型方法等的簡單概述,而后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則是這篇文章所解決的問題。與第一類標題不同,此類標題并沒有體現(xiàn)出研究的方法細節(jié),比較籠統(tǒng),以第7為例, A model of visual attention for natural image retrieval,介詞for后邊引出了這篇文章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研究領域natural image retrieval,而介詞for之前是對自己的研究方法進行的一個概述A model of visual attention。其實,在深度學習領域,萬物皆可稱為model。整個題目中并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法或算法。這種標題能讓讀者直觀感受到文章的主旨,即了解作者干了什么,但具體怎么做的,還需讀者去文中了解。如果你的文章創(chuàng)新點是一個整體(比如 a model, a method or a network),很難用幾個詞來細致描述這個整體的話,這類標題將會非常合適。
9) Gradnet: Gradient-guided network for visual object tracking
10) Pdnet: Prior-model guided depth-enhanced network for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11) HOPE-Net: A Graph-based Model for Hand-Object Pose Estimation
12) Structure-measure: A new way to evaluate foreground maps
13)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a benchmark and algorithms
這類標題最容易判斷,它有個明顯的標志冒號“:”(基本沒發(fā)現(xiàn)使用破折號的標題)。這類標題通常有2種形式。
一種是“簡稱:全稱”的形式,也可以理解為“創(chuàng)新點簡稱:完整標題”。以第11個標題為例,Gradnet: Gradient-guided network for visual object tracking,這是個兩級標題,冒號前邊的主題是縮寫(我把這個縮寫叫做該文章創(chuàng)新點的名字),副標題詳細說明這篇文章的研究方向是visual object tracking,同時這項工作的特點是Gradient-guided。我們還可以注意到,這個標題即使沒有“:”之前的簡稱(名稱),也是一個完整的標題。而簡稱的提出,突出了文章重點,也給讀者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在計算機類的文章中,很多研究者傾向于使用副標題的各單詞首字母縮寫組成一個新的單詞,作為簡稱來增加標題的趣味性;如果各單詞首字母縮寫難以組成一個新單詞,則使用副標題里的部分單詞來構造,如13)中的Hope-net。
主副標題還有一種“主:分”的結構形式。以13)為例,“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a benchmark and algorithms”,冒號前邊的主標題并不是簡稱或名字,而是研究方向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冒號后邊的副標題對主標題進行補充,解釋了文章的重點:提出了benchmark and algorithms。
這兩種形式的主副標題都很好的突出了重點,可以讓讀者一目了然。另外,兩級標題和單級標題沒有優(yōu)劣之分,例如,第6個標題和第13個標題,兩篇文章屬于同一個子領域,所做的工作內容和性質基本一致,前者借助for簡要說明文章中心主旨,后者則使用了主副標題,都很好的表達了文章的重點內容。
最后,我以自己的文章的標題修改為例,談談我的想法。我的文章創(chuàng)新點包括了數(shù)據(jù)融合的方式以及特征融合的過程,下面三個標題體現(xiàn)了我對文章標題一個逐步修的過程:
1. Robust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via Channel-wise Deep Fusion
2. A Novel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Cyclical Data-level Fusion with Sparse Interactions between Triple-steam Subnets
3. Data-Level Recombination and Lightweight Fusion Scheme for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標題第一版為:Robust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via Channel-wise Deep Fusion。這里我使用介詞via來介紹我的創(chuàng)新點,但是僅僅使用“Channel-wise Deep Fusion”還是很籠統(tǒng),不能清晰的表明我的貢獻,也沒有完全包括我的貢獻。
因此,我改成了第二版:A Novel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Cyclical Data-level Fusion with Sparse Interactions between Triple-steam Subnets。這里,我使用主標題來說明研究方向:Salient Object Detection Method;使用副標題來解釋說明我的方法創(chuàng)新之處。這樣改過的標題就比第一個包含了更多的細節(jié),更加全面。
但是在最終排版的時候,我覺得第二個標題太長了,篇幅上不太美觀,因此我進行了第三次修改,改為:Data-Level Recombination and Lightweight Fusion Scheme for RGB-D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我將我的創(chuàng)新點放在標題前面,并用for來說明我的研究方向。我認為這種方式不僅單詞量少,同時也能充分表達我的文章貢獻和研究領域,是個不錯的標題。
總之,標題的格式和使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它能夠充分表達文章主旨,就是一個合格的標題;如果同時還能做到突出重點,引人入勝,那它就是一個perfect title了。以上就是英文學術論文的標題怎么寫?了解更多論文常識及論文查重技巧,可以關注paperpp論文查重!
推薦閱讀:《如何給自己的論文取一個好的標題》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dustry/3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