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中國的法律實踐,服務于中國的全面依法治國。外國的法律制度要學習,但最終還是為了解決自己國家的問題。對于中國古代法治思想的文化自信,不是外國的月亮都是圓的,不能搞法律文化虛無主義。
學位論文要有全面性,全面展示你學到的知識。把領域內(nèi)的文章都讀了,在論文中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出來。
客觀、不帶偏見地對待文獻,材料要有所體現(xiàn)。文章的篇章布局要合理。文章題目不能過大。主要是立論,才能展示你的知識和才華。解決一個問題就好,精簡。
1.總體情況,誰做過什么研究,文獻狀況如何
2.該課題的子課題,分歧問題在哪里
3.分析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獨特觀點及依據(jù)的材料是什么,論證方法,互相之間的差異在什么地方
(要有核心資料和相關資料)講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談重點。
核心資料:草案,討論紀要,一審二審稿,頒布后的修改,行政法規(guī),司法解釋,部門規(guī)章,指導案例,比較法資料,期刊論文,書記著作(自己去看),學位論文(需要檢索,看別人做到什么程度了)
法學生—學得好的,無論多少年,無非是能夠正確理解和解釋法律,這是最核心的知識、能力、方法和技能。
案例分析方法:
一組案例的分析—實證分析,十年來的變化發(fā)展趨勢如何,檢驗某法律是否達到了當時立法預期的效果,檢驗它是良法惡法還是懶法。
個案分析:從原材料提煉有用的爭議點部分
法學論文的創(chuàng)新要求:漸進的,微小的意見和建議也是可以的
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不該說的不說。主流意識要自覺培養(yǎng)。
文法和語言方面的要求—去看看這位學者的論文
如何開始呢:從學報開始投稿,不斷把自己做得強大起來,循序漸進。要天天寫,手頭不要荒廢了,要勤于思考。
推薦閱讀:《法學畢業(yè)論文如何正確引用法條》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dustry/3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