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很多同學是否和小編一樣,想要利用這一段宅家時光,發(fā)表一篇論文,那關于期刊論文寫作都有哪些經驗呢,接下來就跟PaperPP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
1. 緊跟領域研究前沿,確定研究問題
發(fā)表論文之前需要先對本研究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權威以及研究前沿有所了解,從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問題,可以通過閱讀該領域比較權威的文獻綜述進行研讀,文獻追蹤,然后像滾雪球一樣慢慢形成對這個研究領域的深刻認識,打好研究基礎。
2. 在想好研究問題后可以找導師或師姐,幫忙參考
導師以及師姐對研究領域的認識一般是優(yōu)于自己的,可以通過詢問他們逐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設想,選定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為后續(xù)撰寫論文構建框架。
3. 定初稿,再修改
一篇論文三分在寫,七分在修。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再找導師以及師姐進行指導修改,逐步完善自己的內容,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但是需要自己做判斷,不是盲目的聽從他人意見。
4. 選定合適的期刊
在論文撰寫完成后,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期刊進行投稿了。一般國內比較認可的是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CSSCI)來源期刊。不了解本領域內核心期刊的同學可以通過北京大學圖書館以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官網(wǎng)找到對應的期刊目錄索引,再尋找自己學科專業(yè)對應的核心期刊,當然詢問老師和師兄師姐是最快的方式。
此外還要注意,不同的期刊側重內容不同,論文格式要求以及字數(shù)要求也不太相同,因此需要特別注意不要在這些小地方犯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期刊嚴禁一稿多投,也就是一篇稿子同時投兩個或多個期刊。所以在一開始選擇期刊時一定要慎重,不然期刊漫長的審稿期可不是假的。當然,如果你被一個期刊拒稿后,可以選擇改改然后再投其他期刊。
5. 聽“稿”指揮,逐步修改
在選定期刊投稿后,就是經過正常的同行審核,在不同階段會給予不同的修改意見,按意見修改即可。
6. 錄用發(fā)表
這個就沒什么好說的,等到一切大功告成后,一般期刊會給你發(fā)送錄用通知以及樣刊。
除了在核心期刊“發(fā)paper”之外,大家還有眾多機會參加學術交流會議,在這些會議中也會有會議論文的“那些事兒”。
首先來說說會議論文的概念,會議論文就是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學術論文,與期刊論文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發(fā)表載體的不同,一個是會議,一個是期刊,期刊發(fā)表論文大家一定不陌生了,會議論文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從來沒有接觸過,會議論文的學術價值和認可度與會議本身有著直接關系,高水平的學術會議上宣讀的文章是備受認可的,如果是水分比較大的學術會議,宣讀的文章認可度也是十分有限的,會議論文投稿與期刊投稿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會議論文投稿,都是通過會議官網(wǎng)來投稿的:
1、E-mail投稿。直接進會務組官網(wǎng)的“paper submition”欄目,里面就有投稿E-mail。直接將文章發(fā)過去即可,一般系統(tǒng)會自動回復稿件已經收到的語句。
2、esaychair投稿。還是進會務組官網(wǎng)的“paper submition”欄目,找到投稿的地址,進入后會跳轉讓你注冊該會議的esaychair,注冊后登陸esaychair,按照上面的流程填寫相關信息,最后上傳稿件點擊提交即可。
會議論文錄用后,可以選擇參加會議或者不參加會議,但是學術會議必須召開,而期刊論文錄用后只需等著出版即可,會議論文一般審稿周期都比較短2周左右,快的1周,甚至水平一般的會議幾天就可以錄用,會議論文在會議上宣讀后,有些會議會出版論文集或者專刊,有些則不會,作者需要先了解清楚具體的要求,再了解清楚會議的發(fā)表事項,來確定會議的選擇。
會議論文的好處是,可以將研究成果接受領域大牛的點評并進行探討,可以幫助后期的研究拓寬思路,吸引志同道合的學者進行合作研究。
本期關于論文的這些事兒就講到這里了,以上經驗分享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推薦閱讀:《選擇投稿期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dustry/2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