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所以會覺得論文難寫,主要是缺乏論文寫作經驗,加上學校對論文撰寫提出的各種要求,會讓人產生一種難以完成的感覺,其實論文寫作就那么回事,掌握方法后也沒有多難。
在以往的觀念中,論文是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
首先,從論文寫作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關系來看,論文不是學術研究的附屬品,其本身即是一個獨立的領域,屬于一個專業(yè)研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論文是科研工作者所在專業(yè)與另一個專業(yè)的交叉。
其次,從論文寫作動態(tài)與靜態(tài)關系的理解來看,論文是一個過程。以往我們對于論文多從靜態(tài)的角度來理解,即其是一篇文章,實則不然。一篇論文的誕生經由三步:第一,確定研究問題;第二,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分析問題;第三步,得出研究結論。
所以,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說,論文是一個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包含三個要素:問題、方法和結論。
最后,從學術研究者自身來看,論文還是一項技能。在從事科研工作、學習的領域中,職稱評審、課題申請、畢業(yè)等都有論文的限制,論文寫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科研工作者的生存境況。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論文還是其在學術界、科研領域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技能。
(一)論證觀點產生過程,在對話中探索問題答案
目前,大多數(shù)科研工作者在論文寫作時,在文章開篇便直接亮出自己的觀點,而后在接下來的篇幅中列舉足夠多的論據(jù)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論文寫作邏輯,因為觀點是對某一問題的回答,而在這種形式的論文寫作中僅有觀點,缺失了研究問題,這是不符合邏輯的。正確的邏輯應該為:發(fā)現(xiàn)研究問題,建立研究過程,選擇研究方法,然后經過一系列論證,最后推導出結論,即觀點。
(二)學習知名學者的專業(yè),以普通作者規(guī)范寫作
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平時我們寫論文時總是學習自身所在學科內知名學者的寫作方式,久而久之,便陷入了只有觀點沒有問題的邏輯誤區(qū)。而知名學者之所以能以那種方式寫作,是因為他們之間已有共識,不需要把問題的提出作為獨立的環(huán)節(jié)置于論文中。
但對于普通作者來說不能忽略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尚未有很大程度的創(chuàng)新,不足以支撐起整篇論文。如前所述,論文寫作和專業(yè)研究是兩個獨立的專業(yè),所以,對于普通作者而言,向知名學者學習的應該是專業(yè)知識,然后再按照普通作者的寫作邏輯進行論文寫作。
(三)保持客觀中立的立場,進入“他者化”過程
不同的人寫論文會有不同的出發(fā)點,常見的寫作出發(fā)點有個人喜好、個人觀點、所屬學科等。其實,這些都落入了先入為主的寫作陷阱。論文寫作應該是一個客觀中立的過程,我們應從我會什么、我喜歡什么、我的學科是什么、我的觀點是什么、我的立場是什么等狀態(tài),轉變到放棄“本我”上,實現(xiàn)“他者化”?!八呋钡奶卣骶褪强陀^中立,而“本我”的特征則是主觀的,過于主觀的觀點并不具有普適性,這對于編輯、審稿人來說也是不易被接受的。
(四)創(chuàng)新不在引用多少,以他人觀點推自己觀點
因擔心重復率過高、不能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而不敢引用,最終通篇論文落入自說自話的窠臼,這是很多人在論文寫作中又一常見問題。其實,引用的多少和創(chuàng)新性沒有必然聯(lián)系。
首先,從靜態(tài)的角度來說,引用和自己闡述的內容是兩種不同的類型,引用是屬于他人的觀點,而自己闡述的內容就屬于自己的觀點;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說,不論是定性研究還是定量研究,論文都是在用他人的觀點來推導出自己的觀點。
其次,論文創(chuàng)新與引用多少沒有關系,引用得多并不會影響創(chuàng)新。
舉兩個極端的例子:一是通篇論文即便一個引用也沒有,全是自己闡述的內容,但最后也沒有得出創(chuàng)新性的結論,那么這篇論文也沒什么價值;二是通篇論文90%的內容都是引用,但剩余10%得出的結論內容從未有人發(fā)現(xiàn),那么這篇論文也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價值。
(五)快速的論文寫作方式:有規(guī)范的技術性仿寫
在以往論文寫作中,很多人一直將近一半的時間花費在寫作的過程上。對于普通作者來講,在寫作過程中不應投入過多的時間,快速的仿寫才是合理的。之所以會在“寫”上消耗大量時間,是因為文獻閱讀在這其中占用了不少時間。
對于文科領域的人來說,做研究就是讀文獻,研究與寫作應是同步進行的,所以不應在文獻閱讀上花費單獨的時間。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仿寫并不是簡單的形式上仿寫,而是一種有規(guī)范的技術性仿寫,注重可操作性,不能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dustry/7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