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發(fā)表是一項艱難的過程。發(fā)文十年功,拒文一秒鐘。怎樣才能提高論文接收率,不被雜志社秒拒呢?筆者根據(jù)《國際護理學雜志》的資深編輯的經(jīng)驗,整理了六大送審前的拒稿原因和四大送審后的拒稿原因,快來看看你中了幾條?
1.1 與期刊主題不符合
投稿前,先看期刊接收論文的范圍、類型。
比如有些雜志社明顯標明自己不接收 Case report,你把 Case report 投到人家雜志,當然妥妥地拒稿啊。比如,有些雜志社明明是個肝病學的雜志,你把大腦的研究發(fā)給人家算咋回事啊?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在投稿前,拜托您先讀讀雜志的說明吧!收到與期刊主題不符合的論文,人家就是秒拒啊!
1.2 摘要不夠吸引人
當接收到論文的時候,編輯第一眼看的是「目前該領域研究到哪里了,你的論文對這個領域的貢獻在哪里」。當你沒有清晰地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的時候,你的論文很可能就被 Pass 了。
你想想,編輯每天收到多少投稿,尤其是影響因子稍高的雜志,哪有時間認真去找你的文章的亮點在哪里呢?
如果你的文章沒有讓編輯眼前一亮,或者「哇,這個研究看起來很有趣」,那么,你的論文可能就命運多舛了。
所以,筆者建議每位作者投稿之前都要認真書寫摘要,準確、清晰地表達出你論文的核心內(nèi)容,摘要的書寫詳見我們的往期文章:畢業(yè)論文摘要怎么寫?
1.3 論文的貢獻不夠大
有些論文寫的挺好,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論文對這個領域的貢獻卻沒有非常直白地表現(xiàn)出來。
比如有些同學在寫論文的時候會常寫:「這個領域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們要做這個研究」,「我的這個研究和別人的都不一樣,所以我要做這個研究」。
這樣的寫法只寫了自己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而沒有表明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為什么在這個領域這么重要。而這個研究創(chuàng)新點的重要性,反而是編輯很看重的點。
筆者也相信每篇論文都有它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你老板肯定知道,所以,請把它清晰直觀地亮出來,好嗎?
1.4 X 國的首次研究
如果一篇論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是它是某個特定國家的首次此類研究,那么它本身就不可能使其他國家的讀者感興趣。
一些國際的期刊,很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拒稿。
當然,不是說你非要進行跨國的研究,只是說有些文化可能只局限于一個國家,不能推廣到其他國家。
比如,你研究打麻將與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麻將其實挺中國的,外國的讀者可能覺得跟他們關(guān)系不大(只是打個比方哈,筆者已經(jīng)很努力地在想例子了),因此國際期刊可能會拒稿。
如果你的論文確實聚焦于一個國家中特別相關(guān)的主題,那么將其與國際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就很重要。否則,此類論文最好放在純國家期刊上。
所以, 在確定研究主題前,最好想清楚該主題是否適合國際類期刊。如果該研究已經(jīng)結(jié)束,最好找出文章的其他創(chuàng)新點,否則,只有某個特定國家的首次此類研究這個創(chuàng)新點,很難發(fā)表在國際的期刊上。
1.5 文章本身缺陷
(1)研究設計有問題
比如缺少對照組,樣本量太小,對樣本的選擇性太強……等等。
研究設計的問題,會使得作者無法得出可靠結(jié)論。
(2)預實驗的投稿
預實驗是正式試驗的基礎。預實驗過后,通常會改進實驗設計,加大樣本量使得研究更具有可信性。直接把預實驗結(jié)果投稿給期刊通常會被拒稿,因為預實驗只能給正式試驗提供相關(guān)的方向和參考,而不能算做科學嚴謹?shù)难芯俊?
文章本身的缺陷有時候確實非常難以解決。所以,筆者建議大家在研究設計階段多和導師討論,多和師兄師姐交流,多看看文獻的方法設計,做到心中有數(shù),方法科學嚴謹,盡可能地防止研究方法出問題。
1.6 文章格式問題
一般來說,雜志社不會因為文章格式問題拒稿,頂多是讓你修改。
然而,如果你有其他的一些問題,又剛好文章格式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參考文獻格式不對,文章的字體、行距、行號等不對,缺少一些必要的聲明等等。雜志社可能會認為你很不認真,本來還可以給點機會的,現(xiàn)在可能就直接給你拒稿了。
所以,請大家在投稿前好好閱讀下雜志社的投稿說明,把格式調(diào)整好。
過了前面這么多關(guān),終于可以進入同行評議了。然而,同行評議比編輯審核還要嚴格,來看看同行評議常見的拒稿理由吧。
2.1 語言問題
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創(chuàng)新性很好,論文的結(jié)果也很好,但是英語水平真不敢恭維。很多審稿人對于英語水平還蠻看重的。
筆者的一個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說,他審稿的時候,一旦發(fā)現(xiàn)有 3 個以上的語法錯誤,就不看了,直接打回去,英文改好了再來。
因此,對于非英語為母語國家的人,在投稿前最好找英語好的同學或者同事潤色下,必要的時候可以找下潤色公司潤色。
2.2 論文寫作問題
論文里面出現(xiàn)太多的術(shù)語,并且缺乏對術(shù)語的解釋,讓審稿人看得云里霧里的。
筆者導師之前審過一個論文,說里面的縮略詞都沒有標注出來,看得太艱難了,本來還想讓人家改改的,后來看不下去了,還是直接拒稿了。
還有些投稿者的論文整體行文沒有邏輯,文章內(nèi)容很散而且表述很不清晰。
對于研究背景的描述不夠清楚,對先前研究的局限性也沒有明確地說明,更不會讓讀者產(chǎn)生一種「哇,這個研究很有意義」、「哇,這個研究很新穎」的感覺。這樣的論文就算之前編輯送審了,在同行評議的時候仍然會被拒稿。
所以,建議大家在投稿前梳理文章脈絡,寫完后讓導師、實驗室的同學幫忙看一看,看文章行文是否容易理解,邏輯是否清晰等。
2.3 研究細節(jié)不清晰
論文的研究必須包含必要的細節(jié),以便讀者可以重復該實驗,以及使讀者信服。如果缺少一些研究的細節(jié),雜志社更可能會選擇拒稿,而不是要求作者修改。
所以,筆者建議大家在書寫方法部分的時候,盡可能涵蓋重要研究細節(jié),尤其是新技術(shù),更需要詳細地描述。同時,寫完方法部分后,可以和類似的文獻相比較,看看是否有重要信息的遺漏。
2.4 結(jié)論過于夸大
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對于領域來說有重大意義。但是,夸大結(jié)論可能會被拒稿。
比如你發(fā)現(xiàn)肥胖和癌癥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你在下結(jié)論的時候不能說「肥胖導致了癌癥」,這種明顯夸大結(jié)論的行為在編輯和審稿人看來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導致直接拒稿。
所以,筆者建議大家在論文中下結(jié)論的時候,做到恰如其分,嚴謹準確。
好了,以上就是資深雜志社編輯總結(jié)的六大送審前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審后拒稿理由,希望同學們引以為戒,不要踩這些坑。
最后,祝小伙伴們都能順順利利發(fā)文章,遇到 Kind 的審稿人,輕松過稿,Paper 多多。
推薦閱讀:《論文投稿被拒了怎么辦》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news/3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