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們能夠把握選題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但要確定一個合適的選題也是非常困難的。關于如何選題,有一些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
很多問題雖然十分重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但是如果自己對此問題并不感興趣或者缺乏對這個問題的知識儲備,也不容易對該主題有較好的把握。同學們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與有價值的選題往往并不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這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尋找兩者之間的契合關系。因此,有學者建議,如果一個人在開始研究時,并不太明確兩者之間的契合關系,做到以下幾點是重要的:
(1)發(fā)掘自己的興趣、經(jīng)歷和立場;
(2)與導師組導師、同行和相關人士(學生、家長、老師、管理者)廣泛交談,從這些交談中尋找自己興趣與工作要求之間的關系;
(3)閱讀文獻,了解學術界的研究傳統(tǒng)和新近發(fā)展,這有助于了解前人的工作基礎;
(4)參加相關學術活動,參與研討與工作相關的熱點問題,了解同行在此問題上的思考方式和研究現(xiàn)狀,獲得自己研究的靈感;
(5)咨詢專家,向相關專家咨詢和請教,幫助提出研究問題,往往是確定研究問題的捷徑。一般來說,專家對某一領域的問題往往有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能夠提出更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以學術為取向的研究往往比較關注基礎理論問題、宏觀抽象的“大”問題,這些較為抽象宏觀的“大”問題的研究具有更為廣闊的基礎性。雖然對“大”問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但是由于范圍和領域過于寬泛和基礎,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為深入的研究才能取得突破。
對于正在攻讀學位的研究生來說,由于時間精力和研究基礎有限,盡管同學們可以圍繞宏觀抽象大問題進行研究,但是我們認為研究生更適合圍繞自身熟悉的領域進行具體精細研究,以小問題為起點,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從自己熟悉的問題和主題開雇研究我更主張博士生在一個小的研究領域有精深的研究,有人說“博十不是什么都知通的人,而是在小的領域知道很多的人”,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只有從小的領域入手,才更有利于博士生的成長和進步。
有許多的問題,雖然十分有意義和價值,同學們自己也感興趣,也能夠以“小”見“大”,得出有意義的結論,但自已缺乏研究條件或者該問題屬于比較隱秘的問題,難以獲得研究資料,也會影響研究的質量和水平。比如關于大學生中自殺現(xiàn)象的問題,了解大學生自殺現(xiàn)狀,分析引發(fā)自殺的原因,找到預防和處理大學生自殺的辦法,是一個很有意義和挑戰(zhàn)的選題。但是,如果同學們自己缺乏研究的身份,通常就很難獲取大學生自殺方面的真實資料,自然影響研究結果的深度和廣度。
井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做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的問題應是一種相對客觀的現(xiàn)象,容易通過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行實驗、觀察、訪問和描述,也就是能夠用科學研究的工具進行探索。相反,個人對某種觀點的構建、某種理論的闡發(fā)以及具體工作方案等,就不適合進行科學研究、比如,我們要構建某種學生心理咨詢模式、要對教育布行政部門有關學生政策進行闡述解釋、要制定某種學生工作的方案等,就不屬于科學研究的選題。它們可以是科學研究的結果,也可以通過科學研究方法對上述問題引起的一此現(xiàn)象進行研究。
總之,科學研究需要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并且適合通過科學研究的工具進行探索,而那些不適合進行科學研究的選題,盡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也可以通過哲學或人文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但從總體上說,并不適合進行科學研究。
當然,對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來說,由于該學科建設歷史不長,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還處于規(guī)范性研究階段,科學研究還十分不足,我并不企求同學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選題都采用科學方式進行研究,但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倡導,我個人比較主張思想政治教育的科一學研究,也偏愛以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選題,期待有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的選題出現(xiàn)。
推薦閱讀:《畢業(yè)論文選題要遵循哪些原則》
800萬大學生都在用的免費論文查重平臺
本文由PaperPP論文查重系統(tǒ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xyctw.cn/industry/3148 .html